- 發(fā)布人:qzjy
- 時間:2011-11-07
- 點擊:4621
- 來源:[db:來源]
讀《教學風格的認識和追求》有感
讀了《教學風格的認識和追求》后,本人收獲甚多。風格是教學的境界,是教師成功和成熟的標志。要想在教學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,教之初,我們應樹立教學的遠景,努力追求并形成所欣賞,適宜自己的教學風格,在這條路上不斷地開始創(chuàng)新。
???? ?我們首先應舍花時間來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,因為風格離不開思想。一個青年教師,他首先要熟悉所教學科,掌握一定的專業(yè)知識和基本的專業(yè)技能,然后才能適應教學工作,進而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學工作者,并不斷成熟,最后才能形成適宜自身的教學風格。在追求教學風格的路上,站得高,方能看得遠。在追求教學風格的路上,敏銳的思想總能讓我們走出誤區(qū)。同時教師思想的深刻程度影響著教師對教學內(nèi)容的理解,影響著學生的思想發(fā)展。從長遠的發(fā)展來看,筆者認為青年教師應該多讀一些哲學著作、文學名著,提升自己的思想修養(yǎng),這有利于展現(xiàn)“教學風格的審美風貌”。
??? ??其次,我們要形成自己正確而堅定的理念。理念是行動的先導。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堅持語文教學的“三個基于三個超越”的主持,引領學生在豐富的資源中學習語文、發(fā)展思想、培養(yǎng)了學生的創(chuàng)新精神。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,涌現(xiàn)了許多教學主張。我們應從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》和《課程標準》為指引,兼收并蓄,博采眾家之長,吸取精華,為自己教學主張的形成做好鋪墊,這在教學初期是十分必要的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讓我們不致于偏離方向。在此基礎上,我們不斷思考、創(chuàng)新、堅定的追求,一定會讓我們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,并不斷完善發(fā)展。這樣,我們的教學就獲得了靈魂,也就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動力。
???? ? 再者,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、反思、研究。教學實踐是教學風格的物化,風格體現(xiàn)在實踐中。實踐中我們先要分析自己屬于何種類型,欣賞什么樣的風格,適宜什么樣的風格,幽默的、睿智的、樸實的、激情的、詩意的等等。這對風格的形成起著?“基礎性作用”。實踐中,最主要的是我們要掌握多種教學方法,結合自己的長處,加以概括和提煉,不斷強化,并不斷成型。這是一個曲折的,回環(huán)往復的過程,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形成一定的課題研究能力,從小處著手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,邊教邊研,不斷總結,研究的成果反過來指導運用于實踐,循環(huán)往復,逐步提升。這樣堅持下去,我們一定能在實踐的探索中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。
??? ?? 追求教學風格的路途中,我們同樣離不開專業(yè)引領和伙伴的幫助。當我們形成教學風格之后,又會探討風格所能運用的廣度,被大眾接受的程度,人,一個教師,就這樣發(fā)展下去。?